明杆闸阀阀杆上升或下降不顺畅,填料过紧与导向装置故障都有可能是原因,此外,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该问题,以下为你详细分析:
填料过紧
1.安装时填料压盖过紧
原因:在安装明杆闸阀的填料时,操作人员可能为了防止介质从阀杆处泄漏,过度拧紧填料压盖。这样会使填料对阀杆产生过大的抱紧力,增加阀杆运动的摩擦力,导致阀杆上升或下降不顺畅。
表现:阀杆操作时明显感觉阻力较大,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转动手轮使阀杆上升或下降。观察填料压盖,会发现其被压得很紧,几乎没有进一步拧紧的空间。松开填料压盖螺母,稍微放松填料压盖后,阀杆操作阻力会有所减小。
2.填料老化变形
原因: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,填料会逐渐老化。高温、高压、腐蚀等工作环境会加速填料的老化过程。老化的填料会失去弹性,发生变形,可能会局部抱紧阀杆,从而阻碍阀杆的正常运动。
表现:阀杆运动时的阻力不稳定,有时大有时小。检查填料,可以看到填料颜色变深、变硬,失去了原本的弹性。部分填料可能出现破损、断裂的情况,从填料函中挤出。更换老化的填料后,阀杆的运动顺畅度会得到改善。
导向装置故障
1.导向套磨损
原因:导向套在阀杆的运动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,长期使用后,导向套与阀杆之间的摩擦会导致导向套磨损。如果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等杂质,会加剧导向套的磨损。磨损后的导向套内径变大,与阀杆的配合间隙增大,使阀杆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,从而影响阀杆上升或下降的顺畅性。
表现:阀杆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会出现晃动,运动轨迹不直线。通过测量导向套的内径和阀杆的外径,会发现两者的配合间隙超出了正常范围。观察导向套内部,能看到明显的磨损痕迹,如划痕、磨蚀等。更换导向套后,阀杆的运动稳定性和顺畅性会得到提高。
2.导向装置安装不当
原因:在安装导向装置时,如果安装位置不准确,或者导向装置与阀杆、阀体的同心度不符合要求,会使阀杆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额外的侧向力。这种侧向力会增加阀杆运动的阻力,导致阀杆上升或下降不顺畅。
表现:阀杆操作时感觉卡顿,且卡顿位置相对固定。检查导向装置的安装位置,会发现其与阀杆或阀体存在一定的偏差。重新调整导向装置的安装位置,确保其与阀杆和阀体的同心度符合要求后,阀杆的运动顺畅度会得到改善。
其他因素
1.阀杆变形
原因:阀杆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缺陷,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外力作用,如阀门关闭时受到管道内介质的异常压力冲击,导致阀杆变形。此外,高温环境下,阀杆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,也可能引起阀杆变形。
表现:阀杆不再是笔直的,可能出现弯曲或扭曲。阀杆运动时会出现卡滞现象,严重时阀杆可能无法正常上升或下降。通过测量阀杆的直线度,会发现其超出了允许范围。对变形的阀杆进行校直或更换后,阀杆的运动问题会得到解决。
2.阀杆与闸板连接松动或损坏
原因:阀杆与闸板通过螺纹或其他连接方式相连,如果连接部位的螺母松动,或者连接结构因长期使用而损坏,会导致阀杆在运动时无法有效地带动闸板,出现阀杆空转或运动不顺畅的情况。
表现:操作阀杆时,能感觉到阀杆与闸板之间的连接不紧密,有松动感。在阀杆上升或下降过程中,闸板可能没有同步运动,或者运动滞后。检查阀杆与闸板的连接部位,可发现螺母松动、螺纹损坏等问题。重新紧固连接螺母或修复连接结构后,阀杆与闸板的协同运动恢复正常,阀杆运动顺畅度提高。
3.介质结晶或沉淀
原因:当阀门输送的介质中含有可结晶的物质,或者在阀门关闭后,介质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沉淀,这些结晶物或沉淀物可能会堆积在阀杆周围,阻碍阀杆的运动。例如,在一些化工生产中,输送的介质在温度变化或溶剂挥发后,会析出晶体,附着在阀杆和填料函等部位。
表现:阀杆周围可以看到有结晶物或沉淀物附着,颜色和形态与介质中的成分相关。阀杆操作时阻力逐渐增大,且随着结晶或沉淀的积累,阻力会越来越大。清理阀杆周围的结晶物或沉淀物后,阀杆的运动顺畅度会得到明显改善。